哄睡陪睡,大人小孩都沒得睡,不哄睡的寶寶睡得更好(基本概念與觀念溝通)
2021 Jun 09 夫人育兒法 夫人育兒法操作(起步階段) 睡過夜 分離焦慮
練習「自行入睡」,寶寶不用人哄睡
自行入睡就是讓新生兒/寶寶練習自己入睡,不需要成人用各種方式哄睡。一般人多半不會覺得「新生兒可以透過練習學會自行入睡」,並認為「寶寶一定要哄才能睡著」,但其實這麼小的寶寶也可以透過練習學會自行入睡。而這練習的過程,成人的干擾越少越好,才能讓寶寶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率的學會自己入睡。
請問您是面對新生命滿懷喜悅,但又充滿未知的新手爸媽?
還是小朋友已經活蹦亂跳,每天都讓我們理智斷線?
不管爸爸媽媽們育兒管教上有任何疑難雜症,
請加入『夫人人生』官方 Line@, 讓我們一起設法破關、解鎖!!
哄睡不是必要,不哄睡,寶寶反而睡得更好
人類的睡眠有「深/淺眠轉換」的情況,睡眠技巧成熟的大孩子或者成人遇到淺眠期醒來,就是很自然的再閉上眼睛入睡而已,但是對新生兒來說這種深淺眠轉換的時候通常都會「醒來但是無法立即再入睡」(通常會在入睡後40-50分鐘左右進入淺眠期醒來),然後開始哭泣。而寶寶其實「只要累了都能夠自己入睡」,只是需要經過練習才能「不需要哭泣」,所以無論是抱著搖著哄睡,或是讓寶寶自己在嬰兒床上哭一下,寶寶最終都會因為「累了」而睡著。
傳統育兒法或者親密育兒都是用各種方式哄睡陪睡,寶寶睡著後成人再把寶寶放回床上或者起身離開去忙其他家務。但是寶寶在深淺眠轉換的時候醒來,會發現「自己怎麼不是睡在原來的地方/媽媽的懷裡」或者「原本陪我睡覺的媽媽怎麼不見了」,然後感到害怕而開始哭泣,成人就必須再次哄睡。
自行入睡的寶寶絕對不會因為「自己睡」而沒有安全感,讓孩子缺少安全感的原因通常都是因為「不一致」,如果是被抱著哄著入睡的,但是孩子醒來卻發現自己不是繼續被抱著,旁邊沒有人繼續哄著,是這樣「不一致」的狀況才讓寶寶哭泣的。
怕孩子哭所以哄睡?我們可以這樣看待小寶寶的哭泣
我會這樣鼓勵各位有意願訓練寶寶自行入睡的爸媽:新生兒小寶寶的哭泣對他們來說其實是種「運動」,透過哭泣可以打開小寶寶的肺部,這對寶寶其實是好的。月齡1-2個月的寶寶,每天總睡眠時數大約18-20小時,如果不透過哭泣來運動,他們其實很難消耗體力。而且我會建議爸媽記錄下寶寶每天每一段睡眠,入睡前的哭泣時間,你會發現寶寶的哭泣時間越來越短,一或兩個星期後可能哼幾聲就能自己入睡了。
當然新手爸媽聽到孩子的哭聲是很難招架的,但是請給孩子一些時間,孩子常常比我們想的還要有學習能力,即便是小小的新生兒也可以透過學習,知道「原來我只要累了,閉上眼睛,不用哭,就可以睡著了」,自行入睡就是這樣的學習過程。
自行入睡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睡眠品值,不哄睡陪睡全家生活更有品質
訓練寶寶自行入睡的出發點是「因為要給寶寶好的睡眠品質」--舒適安全的睡眠環境,在睡覺時不會與成人互相打擾--,不是因為大人想避免麻煩。出發點不同,在執行時的效果會很不同。
習慣自行入睡的孩子會知道「睡覺是自己的事」,他們會很習慣「自己睡覺」,拍拍搖搖反而是打擾,讓他們無法入睡。成人和孩子睡各自的床,也不會互相干擾彼此的睡眠。而成人送孩子去睡覺後,可以繼續完成家務或者工作,孩子負責「自己睡覺」,父母親完成家務接著可以休息,家庭生活有秩序而且成人也能保有自己的時間,維持家中的生活品質。
*特別說明:
夫人育兒法的睡眠訓練部分完全遵照「百歲育兒法」,所以孩子是趴睡在「鋪了四層純棉大浴巾並且繃緊浴巾,床面淨空的硬質嬰兒床」上(請點閱「鋪床」這一篇),這是一個舒適且安全的睡眠環境。如果是仰睡或是側睡的寶寶,請用包巾將寶寶緊緊包裹之後再放上嬰兒床。
越小的寶寶在睡覺時越有明顯的「驚嚇反射」,趴睡可以完全避免這個問題,孩子會睡得比較安穩。因此若是仰睡或是側睡的寶寶需要用包巾緊緊的包裹身體,才能避免寶寶因為驚嚇反射而不斷的被打斷睡眠。請各位父母親自行斟酌,選擇能讓你放心的方式讓寶寶睡覺,夫人育兒法只是分享我個人的育兒經驗,是否要執行相同的睡眠訓練請各位爸媽自己決定。
不怕寶寶哭!百歲育兒規律作息讓媽媽輕鬆分辨寶寶”為什麼哭“ -1
不怕寶寶哭!百歲育兒規律作息讓媽媽輕鬆分辨寶寶”為什麼哭“ 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