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製食物泥要留意特殊食材?手指或餐桌食物可以給嗎?
2022 Aug 10 夫人育兒法操作(食物泥階段)
當寶寶「開始流口水」的時候,就代表身體已經具備消化澱粉的能力,我們就可以準備讓寶寶開始嘗試奶以外的食物,進入「食物泥」的階段。但是自製食物泥的同時,需要留意一些特殊食材--可能會影響食物泥的風味,也可能讓寶寶便秘或者引起過敏。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食材。
食物泥四大類食材,特殊項目要當心
澱粉類的特殊食材:
1、地瓜:雖然很香甜,但是容易讓寶寶脹氣,不建議澱粉類中全部使用地瓜。可以與其他澱粉類食材搭配使用,只占澱粉類食材1/3或者1/4即可。
2、山藥:也是可能造成過敏、脹氣的食材,加入食物泥之前務必先試敏。建議和其他澱粉類食材搭配,少量使用。
蛋白質類的特殊食材:
1、魚肉:稍微氧化之後味道會變得很不好,整碗食物泥會變得很腥,失去香甜的風味。如果真的很想讓寶寶吃魚肉,可以先讓寶寶把當餐的食物泥吃完,奶喝完,再另外單獨給魚肉。
2、帶殼海鮮:蝦子、螃蟹、蛤殼、干貝這類的食材,是高過敏原的食物,盡可能讓寶寶三歲之後再嘗試。
3、雞蛋:蛋黃也是過敏原的一種,建議在寶寶八個月之後再嘗試使用雞蛋。如果確定寶寶不會對雞蛋過敏,每天的食物泥中可以加入1-2顆的全蛋或者蛋黃,也是很理想的蛋白質來源。
蔬菜類的特殊食材:
1、「菜味」比較重的蔬菜:例如地瓜葉、莧菜、皇宮菜,這類蔬菜的味道比較明顯,食物泥起步階段可以先不選用,建議等寶寶吃泥上軌道了再加入,接受度會好一點。
2、紅蘿蔔:算是根莖類的「蔬菜」,有的寶寶吃了很容易硬便,尤其和蘋果同時使用的話,很容易便秘。可以少量使用,切一小塊一起打泥就可以。如果每天每餐都吃,寶寶皮膚會黃黃的(但是不吃了就會自然慢慢消退了)。
水果類的特殊食材:
1、「有毛」的水果:奇異果、水蜜桃、草莓等,是容易引起過敏的水果,盡量讓寶寶一歲以後再嘗試。
2、瓜類:西瓜、哈密瓜等,加入食物泥後再加熱,泥的風味會被破壞,變得很不香甜,不建議使用。在寶寶餐後另外單獨給,較能享受到瓜類水果的風味。
3、酪梨:非常營養的超級食物,很適合加在食物泥中,但是經過加熱會變苦,泥的口味就不好了。建議將酪梨打成泥之後,直接加入寶寶的食物泥中,比較能維持風味。
食物泥只用天然「食物」,拒絕加工的「食品」
自製的食物泥,都是用「食物」製作,不使用「食品」,也不添加調味料,這是讓食物泥可以天然、營養的重點。
例如:我們選擇用「豬肉」當作蛋白質來源,而不選擇「貢丸」。選擇糙米、白米、馬鈴薯、地瓜當作澱粉來源,而不選擇「麵條」。吃素的家庭會直接烹煮「黃豆」,而不選擇豆腐或者豆漿。而甜味的來源是水果和香蕉,甜的很自然。
食物泥餐後給「手指食物」,寶寶練習咀嚼,成人好好吃飯
「手指食物」是在餐後可以給孩子的「點心」。將吐司邊烤到脆脆的,吃完食物泥之後,讓孩子練習自己拿起來吃。這可以讓孩子快快吃完食物泥之後,在用餐時間跟著家人一起坐在餐椅上進食,會讓寶寶很有參與感。
也可以將紅蘿蔔、花椰菜燙熟讓寶寶當手指食物,帶點硬度又脆脆的口感可以讓寶寶練習咀嚼。切成薄片的蘋果、芭樂、梨子,也都可以。當然我們不需要每餐都給手指食物,因為「餐後點心」不是寶寶固定需要的。
*如果你想給一些寶寶米餅的話,也是可以的。但是請盡量選擇沒有調味過的。
*通常孩子只要嘗試過食物泥以外的食物,就會很有興趣很積極的想吃到,請堅定的告訴寶寶:「食物泥吃完了,奶喝完了,才吃點心喔!」。這個動作就是教養中「界線」的建立,成人堅定的態度能讓孩子清楚知道:「正餐吃完了,才能得到點心」。
食物泥是最理想的寶寶主食選擇,餐桌食物真的不用急著給
關於「餐桌食物」,在寶寶才開始要啟動食物泥的階段時,不需要額外提供成人吃的餐桌食物給寶寶。讓寶寶先習慣以食物泥為主食,吃完之後再喝奶,然後逐漸增加食物泥的量,讓寶寶可以好好的吃泥,有均衡足夠的營養和熱量。
此外,寶寶的牙齒還沒有長齊甚至沒有牙齒,無法完全咬碎固體食物就吞下去,增加腸胃負擔影響消化之外,也無法吸收到營養。泥狀的食物細滑香甜,讓寶寶不需要咀嚼就可以吃下肚,容易消化好吸收,營養均衡又沒有調味料、添加物,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型態。
因此,基於以上原因,還是盡可能讓寶寶以食物泥為主食就好,餐桌上成人吃的食物可以當作食物泥之後的「手指食物」給,少量或者不給都可以。
在孩子逐漸長大之後,對於飲食內容和食物型態的堅持,還有用餐的禮儀的堅持,家長可能都有自己的考量,可以給予多少彈性,都根據各自的家庭狀態來選擇,只要是在「健康」的原則下,適合自己家庭的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