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夫人人生』家庭教育顧問平台
Youtube LINE
  • 皮紋檢測
  • 親職教育講座
  • 關於夫人
  • on檔活動講座
  • 育兒教養常見問題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適性發展
    • 皮紋檢測
    • 專注力不足
    • 睡過夜
    • 小孩哭鬧不停
    • 小孩打人
    • 分離焦慮
    • 兒童情緒管理
    • 寶寶副食品
    • 親子共讀
    • 夫人系列線上課程/講堂
    • 小孩早餐這樣做
    • 夫人育兒法
    • 青少年溝通
    • 閱讀素養相關文章、課程
  • 夫人神隊友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「女性自主」玫瑰還是玫瑰:林佳燕老師 Monica
    • 「星座英文」:張茂鑫老師 Robert
    • 「性平教育」:卓耕宇老師 Ken
    • 「家事律師』:酈瀅鵑律師 Lily
    • 資深家庭教育顧問 : 吳敏鈺老師 Mindy
  • Youtube
  • 加入好友
    『夫人人生』家庭教育顧問平台
  • 皮紋檢測
  • 親職教育講座
  • 關於夫人
  • on檔活動講座
  • 育兒教養常見問題
    適性發展 皮紋檢測 專注力不足 睡過夜 小孩哭鬧不停 小孩打人 分離焦慮 兒童情緒管理 寶寶副食品 親子共讀 夫人系列線上課程/講堂 小孩早餐這樣做 夫人育兒法 青少年溝通 閱讀素養相關文章、課程
  • 夫人神隊友
    「女性自主」玫瑰還是玫瑰:林佳燕老師 Monica 「星座英文」:張茂鑫老師 Robert 「性平教育」:卓耕宇老師 Ken 「家事律師』:酈瀅鵑律師 Lily 資深家庭教育顧問 : 吳敏鈺老師 Mindy
部落格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適性發展
  • 皮紋檢測
  • 專注力不足
  • 睡過夜
  • 小孩哭鬧不停
  • 小孩打人
  • 分離焦慮
  • 兒童情緒管理
  • 寶寶副食品
  • 親子共讀
  • 夫人系列線上課程/講堂
  • 小孩早餐這樣做
  • 夫人育兒法
    • 夫人育兒法操作(起步階段)
    • 夫人育兒法操作(睡過夜階段)
    • 夫人育兒法操作(食物泥階段)
    • 夫人育兒法(調整作息階段)
    • 百歲育兒0-3個月
    • 百歲育兒4-6個月
    • 百歲育兒6-12個月
    • 百歲育兒一歲 and above
    • 百歲育兒常見關鍵字
    • 百歲育兒常見問答
  • 青少年溝通
  • 閱讀素養相關文章、課程
育兒
  1. 首頁
  2. 夫人育兒/管教資訊

食物泥營養均衡香甜滑順,寶寶一口接一口吃好又吃滿 (食物泥介紹&工具)

2021 Jul 21 夫人育兒法 夫人育兒法操作(食物泥階段) 睡過夜 寶寶副食品
內容目錄
  1. 食物泥是寶寶的主食,吃飽吃好
  2. 食物泥什麼時候可以開始?
  3. 食物泥中四大類食物,比例均衡營養滿分
  4. 食物泥階段所需工具

夫人育兒法陪伴大家建立了孩子的規律作息,練成了自行入睡,孩子每餐吃奶都很賣力的清醒吃,也順利的拿掉夜間兩餐,穩穩睡過夜了。接著寶寶就可以進入「食物泥」的階段了。

夫人育兒法中食物泥的製作也是取自百歲育兒,但是執行上還是有些不同之處。

食物泥是寶寶的主食,吃飽吃好

我們不稱這種食物「副」食品,因為上軌道之後寶寶會以食物泥為主要的營養來源,奶只是副餐。所以食物泥不是「副」食品,而是「主食」。

食物泥什麼時候可以開始?

在百歲育兒法的概念中,寶寶大概三個月就會開始「流口水」,這表示孩子的身體已經可以消化澱粉,可以開始進入食物泥的階段了。但是許多媽媽會擔心這個月齡就開始吃食物泥會不會太早了,那麼夫人育兒法會建議還是以媽媽可以安心的節奏進行。當然如果你很樂意讓寶寶趕快啟動食物泥,上軌道後改成三餐作息,也是完全可以的喔!

讓寶寶滿三個月開始是個滿好的時機,一方面是這個月齡的孩子可能會有些厭奶,啟動食物泥正好可以補上孩子的熱量需求。另一方面是寶寶越大需要的營養和熱量就更多,食物泥可以提供更多「奶」沒有的養分和熱量。所以不建議太晚開始食物泥的階段(例如五、六個月大),寶寶可能會發生沒有足夠熱量支持長睡眠,半夜又醒來討奶的情況。

食物泥中四大類食物,比例均衡營養滿分

食物泥中總共包含四大類食物:澱粉、蛋白質、蔬菜、水果,固定比例是3:3:3:2,再額外加入足量的「香蕉」來調整甜度,可以想見絕對是營養均衡。在製作時,用調理機攪打成非常細滑的狀態,額外添加的足量香蕉,讓口味口感是「香甜滑順」,寶寶的腸胃很容易就能吸收之外,還會一口一口接著吃。

在進入食物泥階段時,我們必須先用少量的食材讓寶寶測試過敏反應,確定寶寶會不會對該項食材過敏,確認之後才會採用。所謂的過敏反應可能會是皮膚出疹子,或者肛門口有一圈紅紅的「過敏圈」。如果寶寶對該項食材過敏,就先不要使用,過幾個月再測試看看,有時候就可以了。

食物泥階段所需工具

然後是我們會需要的「工具」。

首先是「湯匙」,建議先找橢圓形的小湯匙,比較容易放進寶寶小小的嘴巴裡面。

額外提供一個資訊是:麥當勞的冰炫風湯匙是非常理想的湯匙,可以以這個為標準來找,或者直接用冰炫風的湯匙來餵寶寶吃泥。只是有些寶寶嫌材質太硬,爸爸媽媽們就請盡可能變通處理。

然後是椅子。

搖椅、安撫椅之類的的椅子,讓寶寶可以斜躺著吃泥。

如果家中沒有這種椅子或者不想添購,也可以用汽車安全座椅代替,只是弄髒了要清洗會比較麻煩就是了,但確實會是一個很理想的替代方式。等寶寶可以坐了,再讓寶寶坐在一般的餐椅上吃泥。

接著是調理機。

這其實需要看寶寶吃泥的狀況,還有成人可以接受的價位來選擇。我分享幾個主要類型的調理機,各自的優缺點,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綜合狀況做選擇。

*調理棒:輕便好收納,容易清洗。但是每次只能攪打很少的量食材,寶寶的泥量只要稍微增加之後就不太適用了。

*豆漿機:如果寶寶大了還可以拿來煮豆漿,可以「一機兩用」,是一個可考慮的項目。但是同樣在寶寶泥量增加之後,就不太適用了。

*調理機/果汁機/冰沙機:稱呼不同但是功能大致都是把「食物攪碎」。商業用的價位較高,例如B牌,好處是不容易過熱當機,功率也很高,通常可以放洗碗機清洗,一次可以處理的食材量也算多。價位低的大概3、4千元就可以買到,但是就容易有過熱當機的問題,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將食材打的夠細滑。適合每餐打泥的生活方式。

*美善品:這應該是所有調理機種類的天花板了。優點很多:可以直接在煮鍋內烹煮食材,煮熟之後可以直接在煮鍋內攪打,打碎食材的功率超好,也沒有過熱會當機的問題。內建食譜,除了製作食物泥之外還可以烹調各種日常料理,是很多功能的廚房家電。最大的缺點就是價格很高。

最後我們還需要分裝容器。

依照各個家庭的生活方式不同,製作食物泥的頻率不同,我大致說明分裝容器的「種類」就好,大家再依照自己順手的方式去尋找理想的商品。

*玻璃保鮮盒:這一類的容器比較適合每天打泥的家庭。一次打好三餐的泥,用保鮮盒一盒一盒放在冰箱冷藏,用餐時間只需要加熱就可以吃到當天現打的食物泥了。

*母乳收集袋:每袋可以裝進固定重量的食物泥,方便計算寶寶吃了多少,一包一包的放在冰箱冷凍也好整理。缺點就是不太環保而且需要持續購買。

*冰塊盒:這是最簡單省錢的分裝方式,適合一週打1-2次泥的家庭。將打好的食物泥倒進冰塊盒,用保鮮膜包好,放進冰箱冷凍,成形之後再把食物泥冰磚裝進大的保鮮盒繼續冷凍。用餐時間到就取出寶寶食量的冰磚加熱就可以。

https://furen.life/%e7%99%be%e6%ad%b2%e9%a3%9f%e7%89%a9%e6%b3%a5%e8%90%ac%e6%ad%b2%ef%bc%81%ef%bc%81/102/

2022年『夫人人生』最新「線上神隊友」訂閱服務 ft. 嘖嘖正式開跑:https://www.zeczec.com/projects/furen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embed/WY-BVNJ4TSs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furenlife
  • 分享此文章
0則留言

相關文章

食物泥上路各項細節解鎖,寶寶吃泥也學「用餐禮儀」

新生兒不需要哄睡,百歲育兒自行入睡,讓寶寶睡得又香又甜

一次看懂吃、玩、睡和建立規律作息的關聯

父母增能系列線上講堂:家有「準」小一新生,「幼小銜接」可以怎麼接?

我與孩子的相處,決定他與世界的相處 x YesMa國內外月嫂到府坐月子

不怕寶寶哭!百歲育兒規律作息讓媽媽輕鬆分辨寶寶”為什麼哭“ -1

聯絡我們

  • Email: [email protected]
  • 聯絡電話: 歡迎直接加入『夫人人生』官方 LINE@ 帳號 → https://lihi1.cc/GxQUy (建議使用手機複製網址)
  • 隱私權政策
COPYRIGHT ©『夫人人生』家庭教育顧問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