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泥製作懶人包,讓你一次就上手
2021 Aug 11 夫人育兒法 夫人育兒法操作(食物泥階段) 睡過夜 寶寶副食品
當我們都準備好啟動食物泥階段的工具,也讓寶寶嘗試過了四大類的食物,就可以開始製作食物泥了。
食物泥四大類食物比例怎麼計算?「熟體積比」簡單好理解
製作食物泥必須按照澱粉:蛋白質:蔬菜:水果=1:1:1:2/3的比例來製作,但是大家可能會想:這個比例是食材原本狀態時的比例,還是煮熟之後的比例呢?葉菜類一大把可是煮熟了只有一小碗,白米和白飯也有體積上的不同,到底要怎麼計算?
食物生、熟確實有體積上的差別,我自己一直都是習慣用「熟體積比」來製作,就是把食物都煮熟了之後的比例,對我來說概念比較簡單,分享給大家試試看。
可以先對各類食物生、熟的體積變化有個概念,這樣能在烹煮前準備食材份量的時候方便很多。
拿一個容器做基準單位,就是「1」。寶寶剛開始吃不多,可以拿家裡最小的碗當單位
白米和白飯的體積比大概是1:2,所以準備半碗的白米,大約就是白飯「壓緊緊」塞滿一碗的量。
肉類生、熟的體積差不多,所以生雞肉準備一碗來煮,甚至多一點也無妨。
蔬菜類的生、熟體積比大概是這樣:葉菜類是3-4倍,硬蔬菜(花椰菜、高麗菜)大概2-2.5倍。(也就是說:煮熟了的葉菜類,塞滿一碗「壓緊緊」,大概就是沒煮的時候的3-4碗的量)
水果就不需要顧慮生、熟體積差別了,直接量2/3碗的量,煮過再打泥或不煮直接打泥都可以。
香蕉隨意加到飽,你可以打完之後自己吃吃看夠不夠甜,不夠甜就繼續加香蕉。但是如果買到的香蕉不夠甜,或者還沒有出現咖啡色斑點甜度不夠,就「每餐一根」的量即可。
四大類的比例不必很精準,畢竟我們不是在做科學實驗,而且一次打好幾餐的泥的時候,其實每餐的誤差是很小的。把握關鍵的重點是:蛋白質可以多,不能少,因為這是支持寶寶長睡最重要的熱量來源。
食物泥製作快狠準,保持食材鮮度
接著是製作方式。
一個星期打1-2次泥,和每天打泥/當餐打泥的方式略有不同。
一個星期打1-2次泥的方式:
我是一個星期只打一次的泥,因為量很大,所以是這樣處理的:
澱粉類:電鍋煮「白飯」,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白飯的狀態。打泥的前一天先把飯煮好,冷卻之後放冷藏。
蛋白質、蔬菜:打泥當天這兩類用調理機一起煮。
當肉、菜煮熟之後,就加入澱粉、水果、(冷凍)香蕉開始攪打。
有些媽媽是用「大鍋泥」的方式處理。將白米、雞肉、蔬菜,全部一起進電鍋蒸熟,就都在一大鍋裡面。食材熟了之後加入水果和(冷凍)香蕉開始攪打。
*小技巧:事先把香蕉剝皮後一根一根分開「冷凍」,在攪打的時候加入,可以幫助剛煮好的大鍋泥/肉、菜快速冷卻,就不用等食材涼了才能打。
一次打大量泥的時候,大家需要先衡量一下調理機一次(容量)可以打多少,盡可能一次打完,才能維持四大類的比例會是正確的,泥的濃度也是相同(近)的。
如果食材量太大需要分次打,又要顧慮比例、濃度問題的話,我通常會將肉、菜加一些水,稍微打碎之後,倒出一半。將一半的澱粉類倒進調理機,加水果和冷凍香蕉攪打。完成之後再處理另一半的食材。
攪打的過程中務必酌量加水,讓調理機打個3、4分鐘甚至更久(依照機器的功率大小),確定泥已經是「融化的冰淇淋」的狀態--細滑,完全沒有顆粒,而且吃起來夠甜,就可以分裝,放冷藏或者冷凍。
每天打泥/當餐打泥的方式:
要處理的食材量少,過程就簡單很多。
電鍋處理大鍋泥,或者把各種食材分別煮熟,也可以在準備每餐成人要吃的菜餚時,還沒有調味的時候拿出一定的份量,加上水果和新鮮香蕉、適量的水,直接打成泥就可以。
食物泥美味小撇步,營養更上層樓
還有一些小細節。
*食材煮熟直接打泥,在最新鮮的狀態下分裝進冷凍,可以保持食物的風味。我最早開始打食物泥的時候,沒有前輩指導,煮好大鍋泥之後用電風扇吹涼才打泥,整鍋食材的味道就沒有剛煮好時那麼美味了。
*用電鍋蒸熟的大鍋泥,和用鍋子煮熟的,兩者風味不太一樣,大家可以兩個方式都試試看。
*用調理機攪打的時候需要加入適量的水,有些媽媽會另外準備「高湯」來取代,讓泥的營養和風味更加分,這也是可以嘗試的。不過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時間或體力,飲用水就很理想了,四大類食物已經提供了足夠的營養給寶寶。
*開始吃食物泥之後,寶寶需要開始喝水嗎?如果還有喝奶的寶寶,暫時是不需要特別喝水的。而且食物泥當中的水分也很足夠,從寶寶的尿布重量可以確認寶寶每天攝取的水分是否足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