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教叛逆的三歲小孩,溫柔而堅定的態度,耐心耐心和耐心
2020 Feb 26
寶寶滿兩歲之後就脫離嬰兒期,成為一名“小童”了。真正開始挑戰成人管教能力的時期就從此展開。兩歲之後的孩子逐漸會出現一個狀況:對於成人所有的指令和對話都用“不要”來回答。”要不要吃飯?不要!出門穿鞋子囉!不要!我們去睡覺囉!不要!“,什麼都是“不要不要不要”,成人開始很容易理智線斷掉。
媽媽們請深呼吸!這只是開始!之後孩子們還會用更多更讓我們斷理智線的方式激怒我們,所以這”幼幼班“的狀況,請務必淡定面對!(我知道這根本不可能淡定,所以請媽媽們多做幾次深呼吸!)
搬出幼兒發展的理論,0-3歲的孩子主要發展重點在”培養身體能力“,這階段的孩子要學習用自己的身體完成一些生活能力,例如穿鞋子,脫衣服脫褲子,拿湯匙自己吃飯,拉拉鍊等等的能力,所以小小孩都很好帶,因為這時候的孩子還沒有“想要獨立”的想法。3-5歲的孩子的發展重點是“長出自我”。這個時期是我們人生的第一個“叛逆期”,因為要”長出自我“,所以必須藉由“不要”來表現。我不要聽媽媽的話!我不要爸爸幫忙,我要自己做!如此才能展現“自我”。這個時期的發展如果被成人用各種方式強制壓抑了的話,會在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----青春期用更強烈的狀態出現!你可以想像一個超叛逆的青少年/女會有多難相處,更遑論管教了,所以請務必讓孩子在學齡前自然地展現出他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,而我們成人就在一旁陪伴和輔助。
從兩歲之後孩子會逐漸開始說“不要不要”,甚至故意跟成人唱反調,因為兩歲的孩子身體已經有一定的能力了,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完成,然後又即將進入三歲的“長出自我”這個時期,所以孩子“不要成人協助,要自己做”,或者“不要聽成人的指示,要做自己決定的事情”。父母親常常被孩子這種狀況氣炸了,覺得“怎麼都講不聽!”,“怎麼都不聽話!”。阿公阿嬤還可能會順著孩子的意思讓孩子亂來,被小孩牽的鼻子走。
怎麼辦?要怎麼管教呢?
前幾篇關於管教的文章,我提到了要讓孩子知道“界線”,無論在哪個成長階段,身為父母的人都要讓孩子知道”界線“在哪裡。滿嘴“不要不要“的孩子,更需要成人給他們界線,知道界線在哪裡,孩子反而會安定下來。但是要孩子學會界線在哪裡是非常需要耐心和時間的事情,所以再一次強調,溫柔而堅定的態度,加上耐心耐心還有耐心,是管教成功的絕對關鍵!
當用餐時間到了,成人可能會告訴孩子:寶貝,來吃飯囉!”不要不要期“的孩子當然會回答你:不要。這時候成人可以先把界線設定好:現在是吃飯時間,所以你要來吃飯。這個界線設定之後,我們給孩子一個“有界線的選擇”,句子可以是“你要吃飯還是吃麵”,“你要自己坐上餐椅還是媽媽牽你過來”。給孩子“有限的選項”,他就不會回答“不要”了。
當然事情可能不會這麼簡單!
當我們給了有限的選項之後,孩子可能還是會回答“不要”,我們可以再重複一次問題,如果孩子還是無法理解成人的界線---現在是吃飯時間,你必須吃飯了。那麼我們可以中止或者暫停孩子正在進行的活動,帶他到安靜的地方“冷靜”。成人單獨和孩子相處,清楚說明“現在是吃飯時間,你要吃飯了。”孩子可能會哭鬧(或者大哭大鬧),我們只需要坐在孩子身邊,等孩子哭完,讓孩子的情緒發洩完,再清楚的告訴他成人的界線/要求。成人完全不需要拿出情緒責罵甚至打孩子,平靜的陪伴他發洩完當下的情緒就可以了!
這個管教的過程對成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,因為哭鬧不聽話的孩子是非常容易激怒成人的,尤其孩子年紀越大語言能力越成熟的時候,他們夠知道用語言來激怒大人。但是在管教的過程中如果成人拿出太多的情緒,對管教這件事情真的是一點幫助都沒有的!當然我說“太多的情緒”,意思是說:成人當然可以合理的表達自己的生氣,這也是身教----合理的表達情緒。在管教的過程中成人務必維持理性,如果你覺得自己實在太氣太氣了,那麼請先到廚房廁所或者其他房間深呼吸,讓自己稍微冷靜一下,再回到原處繼續完成管教。
溫柔而堅定的態度,耐心耐心和耐心,是在進行管教的時候,對孩子也是對成人自身最需要把握的重點。透過一次一次的管教,成人也能持續地進行自我修正,跟孩子一起磨合出最適合彼此的管教方式。我自己的經驗是:打孩子,真的完全沒有必要!好好說,慢慢教,孩子就懂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