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導小技巧--「做自己的主人」
2024 Jul 08 適性發展 專注力不足 兒童情緒管理
日常生活中,爸爸媽媽需要提醒孩子的事情多到數不完: 吃東西之前先洗手、玩具收拾好才離開現場、經過別人同意才能拿別人的東西、要說「請」、「謝謝」、「對不起」等等。有時候提醒了好幾次,孩子都不記得。又或者是每隔幾分鐘就要提醒一件事情,爸媽覺得很困惱,孩子也覺得「爸爸媽媽好囉唆喔.....」
「做好自己的小主人」是個我很推薦的引導小技巧,整體概念就是「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」、「照顧好自己」。孩子很容易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爸爸媽媽要叮嚀這麼多事情,也可以理解自己為什麼要做到這些事情。
當然孩子還是會有忘記的時候,或者做不好的時候,「做不好自己的主人」,或者「忘記要做自己的主人」,爸爸媽媽也可以讓孩子知道:當你還沒有練習好「當自己的主人」這件事情時,爸爸媽媽會來幫忙。如果被提醒時,孩子覺得不高興、有情緒,也可以讓孩子了解,能夠「做自己的主人」是一件多麽舒暢的事情--不會被罵、不需要被提醒,自己完全能掌握自己。
「做自己的主人」也包括了做自己的情緒的主人。
可以提醒孩子:「生氣精靈」要出現的時候,我們自己可以決定要不要讓生氣精靈出來工作,也可以決定要生氣精靈出來做哪些工作--只是有生氣的表情,用語言表示自己很生氣?還是要動手打人、丟東西呢?
當我們可以「做自己情緒的主人」時,我們自己是可以決定要讓「生氣精靈」做哪些事情的,而不是旁人說了什麼、做了什麼,就能讓我們的生氣精靈出來搞破壞。孩子能夠在有情緒的時候知道怎麼穩定自己的情緒,而不是直接就把生氣潑灑出來。
「做自己的主人」也很適合成人用來提醒自己--時間掌握不好、承諾孩子的事情忘了做到、對自己和對孩子的要求不一致,這些可能被孩子「質疑」的事情,其實爸爸媽媽也可以用來提醒自己。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可以更坦誠的面對彼此,跟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。
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