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理財怎麼教?先讓孩子體驗「付出&收穫」
2023 Jun 13 夫人系列線上課程/講堂 適性發展 親子共讀 兒童情緒管理
現在孩子的物質生活多半都很充裕,因此,讓孩子從小學習理財,懂得理財,應該是許多爸媽都認同的概念。但是要如何執行?每個家庭的方式都不盡相同,我也來分享我們家讓孩子學習理財的經驗吧!
父母的「動機」要正向,和「錢」無關,和「付出&收穫」有關
哥哥上小學後很積極投入的搜集「寶可夢卡」,時常開口問「可以買寶可夢卡給我嗎?」,雖然一包幾十元就有了,但是我們實在不喜歡對孩子「有求必應」,也不喜歡讓孩子認為自己可以「不勞而獲」,於是我們開始動腦筋要怎麼讓孩子練習「自己的寶可夢卡自己賺」。
一開始我們夫妻的動機很簡單--我們想讓孩子經驗到「想要『得到』,自己必須先『付出』」。小學二年級的哥哥已經可以跟我們討論很多事情了,說明清楚爸媽的動機之後,哥哥也很樂意「自己工作賺錢買寶可夢卡」,然後我們就開始討論每一項家事的「價格」。
做家事賺錢原本不是我們認同的教養方式,畢竟做家事應該是每個家庭成員的「義務」。但我們希望透過模擬「爸爸媽媽工作賺錢很辛苦」的情境,讓孩子經驗「有付出才有可能有收穫」,我們覺得身為父母的想法是可以調整變通的。
認真負責投入工作,跟大人一樣有「加薪」的機會
哥哥最後選擇了「每週洗衣服、曬衣服、收衣服兩次,一個月薪資80元」,而且他非常期待、躍躍欲試,當天就興高采烈的上工。第一個月的工作過程,哥哥做的「二二六六」的,狀況很多,不時還需要媽媽緊急救援。但是哥哥的態度非常的積極、投入、願意接受建議、調整作法。順利領到第一個月的薪水80元,哥哥非常高興,我和先生也決定為孩子積極認真的態度「加薪水」,哥哥很高興他下個月的薪資可以多10元。
自從開始每個月有「薪資」之後,哥哥開始留意每樣玩具、寶可夢卡、卡冊、公仔的價錢,計算自己的存款是否足夠,思考購物計畫,我們很驚訝地發現,孩子開始「理財」,也變得珍惜自己工作買到的玩具了!
「個別差異」沒有好壞,父母要看見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
弟弟也開始「打工」之後,工作時也很投入,每週其中一項工作是「刷馬桶」。幼兒園大班的弟弟會跪在馬桶前面賣力的刷洗,我們都覺得好可愛也好驕傲!----我們的孩子好有責任感!而弟弟對薪水的態度和哥哥更是截然不同----沒什麼花錢購物的慾望,更不會想著要加薪水,甚至願意把自己工作買到的寶可夢卡冊送給哥哥,兄弟倆對與「財」的概念有明顯的個別差異。
大人也會在工作時偷懶,提醒孩子並設定規則即可
那麼孩子工作會偷懶嗎?會耍賴嗎?當然會啊! 哥哥有一陣子曬衣服的時候胡亂夾一通,衣服皺巴巴的就曬上去、要不就是漏曬了好幾件。我們提醒兩次,告訴他「提醒兩次還是這樣的話,會扣薪水10元」,當月哥哥總共被扣了30元,他挫折的掉了一些眼淚,然後決定累積到下個月領薪水再來買心愛的寶可夢卡。
「學習理財」的目的也是要讓孩子未來能夠更獨立的生活
給孩子一個情境、一個挑戰,除了可以看見孩子的個別差異,也看見孩子面對困境時的態度,然後陪伴孩子想辦法、解決問題。我們都希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,可以習得未來獨立生活的能力----適應各種情境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而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,增加孩子的生活經驗,「體驗辛苦」然後看見結果,才是真正能讓孩子學會獨立又長出同理心的好方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