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夫人人生』線上神隊友諮詢、客製化育兒教養課程規劃
LINE
  • 關於夫人
  • on檔課程講座
  • 育兒系統教學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適性發展
    • 夫人育兒法
    • 關於教養的疑難雜症
    • 小孩早餐這樣做
    • 夫人系列線上課程/講堂
    • 其他夫人人生
  • 教養主題影音
  • 夫人神隊友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「星座英文」:張茂鑫老師 Robert
    • 「性平教育」:卓耕宇老師 Ken
    • 「家事律師』:酈瀅鵑律師 Lily
    • 「夫人的神隊友」:國內團隊/品牌
  • 諮詢/講座服務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一、從「孩子個別差異」找教養方式(即將推出)
    • 二、教養專業諮詢服務(即將推出)
    • 三、從「提升父母專業」充實教養資訊(即將推出)
    • 四、生涯規劃、認識自己(即將推出)
    • 夫人人生專屬「客製化線上親職教育講座」
  • 加入好友
    『夫人人生』線上神隊友諮詢、客製化育兒教養課程規劃
  • 關於夫人
  • on檔課程講座
  • 育兒系統教學
    適性發展 夫人育兒法 關於教養的疑難雜症 小孩早餐這樣做 夫人系列線上課程/講堂 其他夫人人生
  • 教養主題影音
  • 夫人神隊友
    「星座英文」:張茂鑫老師 Robert 「性平教育」:卓耕宇老師 Ken 「家事律師』:酈瀅鵑律師 Lily 「夫人的神隊友」:國內團隊/品牌
  • 諮詢/講座服務
    一、從「孩子個別差異」找教養方式(即將推出) 二、教養專業諮詢服務(即將推出) 三、從「提升父母專業」充實教養資訊(即將推出) 四、生涯規劃、認識自己(即將推出) 夫人人生專屬「客製化線上親職教育講座」
部落格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適性發展
  • 夫人育兒法
    • 夫人育兒法操作(起步階段)
    • 夫人育兒法操作(睡過夜階段)
    • 夫人育兒法操作(食物泥階段)
    • 夫人育兒法(調整作息階段)
    • 百歲育兒0-3個月
    • 百歲育兒4-6個月
    • 百歲育兒6-12個月
    • 百歲育兒一歲 and above
    • 百歲育兒常見關鍵字
    • 百歲育兒常見問答
  • 關於教養的疑難雜症
  • 小孩早餐這樣做
  • 夫人系列線上課程/講堂
  • 其他夫人人生
育兒
  1. 首頁
  2. 夫人育兒/管教資訊

爸媽別再收爛攤子!「放手」才能讓孩子學會「獨立」

2022 Oct 05 關於教養的疑難雜症
內容目錄
  1. 不需要因為孩子「還小」,就要事事都幫他打點好
  2. 把握人格塑造黃金期,培養孩子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力
  3. 做不好、做得慢是正常,給孩子「時間」才能累積經驗,越做越好
  4. 練習「為自己負責」,孩子才可能獨立
  5. 總是有爸媽幫忙擋子彈,孩子要怎麼學會「承擔責任」?
  6. 父母可以陪孩子討論方法,但孩子自己的工作必須自己動手做
  7. 讓成長的眼淚成為孩子長出獨立的養分

不需要因為孩子「還小」,就要事事都幫他打點好

現代人生得少,因此對孩子的照顧通常都很周到,所有大小事都會先幫孩子打點好。可是孩子到了小學階段後,爸媽可能會覺得:為什麼孩子總是容易忘東忘西?為什麼孩子都不願意協助家事?為什麼孩子總是找不到自己的東西,然後兩手一攤說「我也不知道怎麼會不見」?為什麼孩子這麼依賴別人又沒有責任感?

在上小學以前,我們多半會覺得孩子「還小」,「不急著練習」生活自理能力,所以生活大小事都會直接幫孩子打點好,讓孩子開心過每一天就好。但是小學生活和幼兒園很不同的是:孩子在學校需要能「獨立」,有「照顧自己」的能力。如果在學齡前缺乏這些練習,上了小學之後,家長很容易會覺得「孩子怎麼況狀不斷?」「為什麼我不盯著他,就會忘記事情/東西?」,每天被孩子層出不窮、反覆發生的「少根筋」事件搞得心力交瘁。

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可以「事前預防」--在孩子幼兒園階就開始讓孩子練習生活自理。如果孩子已經是小學生了,我們可以「事後治療」--爸爸媽媽練習「把學習還給孩子」。

把握人格塑造黃金期,培養孩子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力

學齡前是人格塑造最有效果的階段,也是培養孩子各種良好習慣最要好好把握的時期。從孩子2、3歲開始,我們就可以讓孩子練習「自己照顧自己」的能力,從最簡單的自己穿脫鞋襪、穿脫衣服開始練習,每天陪伴孩子練習「自己做」。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都很樂於「我自己做」,或許做得不好或者速度很慢,但是「動機」是最可貴的!爸爸媽媽在孩子有強烈的動機要「自己做」的時候,放手讓孩子自己做,完成之後再用力稱讚、鼓勵孩子,孩子會更樂意去做!

隨著孩子年齡增長,可以讓孩子嘗試自己做的事情就更多, 讓孩子練習自己整理書包、清洗餐碗,在家固定負責擦拭餐桌、拖地,收拾玩具,刷洗洗手檯、馬桶,摺衣服、分類擺放,這些都是孩子居家生活中可以一起參與的工作。

做不好、做得慢是正常,給孩子「時間」才能累積經驗,越做越好

當然有的家長會覺得「孩子都擦不乾淨,動作又慢,我實在看不下去,還是我自己來比較快」。成人工作的速度肯定是比較快,效率也比較好,但這是我們累積了許多「經驗」的結果。對孩子來說,如果沒有機會讓孩子嘗試、反覆練習,當然就沒有「累積經驗」的機會,在孩子需要獨立照顧自己的時候,就容易狀況百出,爸媽需要在後面幫忙收拾爛攤子還每天擔心孩子又會出什麼狀況。

從學齡前就開始讓孩子練習自己做事情,這是鍛鍊孩子的身體最好的方式,也是幫助孩子練習「邏輯思考」的方式。孩子從每天反覆練習同樣的工作中,不斷的重複鍛鍊手臂大肌肉、手指小肌肉、大腿、核心肌群,然後身體能力逐漸變得穩定,工作的成效也越來越好。而且同樣的工作做久了,孩子會越來越清楚這項工作的邏輯、順序,然後工作的速度就會變快。

我家兩個孩子都是從幼幼班開始每天回家要整理書包、清洗餐碗,每個星期天晚上要把清洗曬乾的衣服摺好、分類放回衣櫃。孩子兩歲多的時候要每天帶他們練習這些工作真的很辛苦,因為他們動作很慢、很沒概念,從「找到書包的拉鍊,拉開拉鍊」開始教,然後拿出水壺、餐袋、髒衣服,再將這三項物品各自歸位,就大概花了10分鐘。但是一兩個月之後,孩子進步到可以自己完成這個工作(雖然還是耗時5分鐘左右),一年之後,孩子已經可以獨立秒速完成整理書包的任務。

現在哥哥是小學二年級,每天回家都能獨立的整理好書包,再將隔天需要穿的衣服,上課的課本、作業、美勞用品秒速準備好,媽媽我連出一張嘴的機會都沒有,但是我很欣慰,欣慰孩子能夠「獨立」「把自己照顧好」。孩子自己也很有成就感,因為「我不需要爸媽提醒,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」。

「事前預防」的工作就像幫孩子打地基,地基打得越穩,上小學之後爸媽就越省心,孩子自己也不會因為生活自理能力不好,而干擾了學習(忘記帶課本、忘記帶作業回家)。

練習「為自己負責」,孩子才可能獨立

如果孩子已經是小學生,但是還是依舊少根筋,容易忘東忘西,需要大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身為爸爸媽媽的我們,可以練習「把學習還給孩子」、「讓孩子承擔責任」。

總是有爸媽幫忙擋子彈,孩子要怎麼學會「承擔責任」?

當父母親把「孩子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」,幫孩子承擔了,孩子當然就習慣了不需要承擔責任,更無法體會到責任的「重量」。孩子忘了帶餐具去上學,打電話回家之後媽媽就送餐具去學校給孩子,這是最常見的例子。「沒有傘的孩子才會跑的快」,午餐時間沒有餐具可用的孩子才會記得自己明天要帶著餐具上學。父母親的捨不得、心疼,無法幫助孩子學會獨立,放手讓孩子自己經驗「承擔責任」,才能讓孩子長出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力。

父母可以陪孩子討論方法,但孩子自己的工作必須自己動手做

把學習還給孩子,「生活自理」需要時間練習、累積經驗,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有生氣、傷心、挫折、懊惱,爸爸媽媽持續的陪伴和鼓勵就好,避免責備孩子,和孩子一起討論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式(列清單、設定鬧鐘、便條紙提醒自己等等方式),這些都是能夠幫助已經上小學的孩子學習獨立生活的方式,同時還能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的愛。

讓成長的眼淚成為孩子長出獨立的養分

成長的過程中一定少不了淚水,看見孩子落淚哭泣,每位爸媽一定都會心疼。心疼孩子因挫折而哭泣,於是背起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,這其實也是剝奪孩子學習獨立的機會啊!孩子從小沒有足夠的機會練習獨立,進入青春期之後又責怪孩子缺少責任感,成年了被譏諷還是媽寶,中年過後變成啃老族。與其讓親子關係每況愈下,不如讓孩子因為挫折流下的眼淚,成為成長的養分,成為能用自己的雙手雙腳獨立踏實生活的人。

把學習還給孩子,也是讓孩子學習擔起自己的人生。

  • 分享此文章
0則留言

相關文章

規律作息的第二個價值--教出獨立、懂事的孩子

被寵壞的孩子是管教缺乏界線,改善的關鍵是成人「說到做到」

嬰兒床鋪床有學問,打造一張舒適又安全的嬰兒床,寶寶好睡,爸媽安心

食物泥畢業後,寶寶怎麼吃得營養均衡?

父母增能系列線上講堂:家有「準」小一新生,「幼小銜接」可以怎麼接?

我與孩子的相處,決定他與世界的相處 x YesMa國內外月嫂到府坐月子

聯絡我們

  • Email: furenlife@gmail.com
  • 聯絡電話: 歡迎直接加入『夫人人生』官方 LINE@ 帳號 → https://lihi1.cc/GxQUy (建議使用手機複製網址)
  • 隱私權政策
COPYRIGHT ©『夫人人生』線上神隊友諮詢、客製化育兒教養課程規劃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