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當孩子不再需要防禦:安全感才是最好的學習力
2025 Sep 30 夫人系列線上課程/講堂 適性發展 小孩哭鬧不停 小孩打人 親子共讀 專注力不足 兒童情緒管理 青少年溝通
孩子的大腦需要安全感,才能專注學習
當孩子的大腦長時間處於「防禦模式」時,他們的能量會優先用來應付壓力與焦慮,而不是學習和思考。只有當孩子覺得安全、安心,腦袋才有餘裕去吸收新知識。換句話說,營造一個友善的居家與學習環境,比單純增加補習或教材,更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成效。
避免嘲笑與責罵,給孩子真正的安全感
爸爸媽媽可能在無意間用嘲笑、諷刺或責罵來糾正孩子,但這會讓孩子長期處於擔心「會不會又被罵」的不安狀態。當孩子害怕時,他們的大腦會啟動防禦系統,反而無法專注。取而代之的,是用溫柔而堅定的態度提醒,讓孩子在家中感受到支持與被理解。
3C使用過度,增加孩子的不安

《失控的焦慮世代》一書提醒我們,社群媒體與網路世界帶來的壓力,使孩子更容易陷入焦慮。遊戲的勝負、好友數量、按讚與否,這些數位壓力都會延長孩子的大腦處於「防禦模式」的時間。過度使用3C,不僅壓縮了睡眠與專注力,更奪走了孩子安心學習的機會。
正向的親子關係,就是最好的學習環境
當父母願意傾聽孩子的想法,給予鼓勵與陪伴,孩子會感受到被支持與被尊重。這種安全感,能讓孩子更有動力去探索與學習,也能建立起自信心。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,而是願意理解、陪伴、傾聽的父母。孩子在被理解的氛圍裡,會更有勇氣展現自己,也有能力逐漸學會管理情緒與壓力。
小結:安全感比教材更重要
普遍的現象並不等於正確的現象。即使「孩子沉迷、過度使用3C」已成為社會常態,但我們仍可以選擇做出改變──保護孩子的專注力,從營造一個沒有威脅、充滿支持的環境開始。陪伴、傾聽、正向引導,這些就是孩子最需要的安全感來源。當孩子感受到「我不需要防禦,只要安心學習就好」,真正的專注與成就感才會自然萌芽。
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