態度消極、抗拒嘗試、挑戰的孩子,如何開啟學習動機?
2024 Jul 15 適性發展 專注力不足 兒童情緒管理
不是每個孩子對於學習、接受挑戰、嘗試新事物,都是欣然接受的。有的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,態度就是拖拖拉拉、心不甘情不願。或者對於任何事物、行程、活動,反應都是「不要」、「不喜歡」、「我不想」,讓爸爸媽媽很頭痛。
面對這類推不動、勸不動的孩子,其實成人有更多的無力感、無助感,因為孩子就是沒有學習的動機,也沒有對成就感的企圖,爸爸媽媽當然會很擔心孩子的能力、學習和未來的人際關係。
如果孩子原本是有主動學習的意願,可是後來卻變成對學習很消極的狀態,家長是有必要檢視日常中引導和陪伴的方式的--過多的指責、批評、數落,會逐漸削弱孩子的自信,讓孩子覺得「我什麼都做不好」,演變成「乾脆什麼都不要做,就不會被罵/數落/笑」,然後對所有事情都興趣缺缺,沒有學習動機。
多鼓勵、多陪伴和練習,能夠提供孩子足夠的時間、機會達成學習目標,當然就有機會建立孩子的自信和成就感。這是爸爸媽媽們可以先嘗試的方法。
如果孩子已經好一段時間都很缺乏學習動機、態度消極的話,爸爸媽媽可以嘗試將我們對孩子的學習標準降低、分段,讓孩子可以一段一段做,比較容易完成,也比較容易達標,當然也比較容易讓孩子有成就感,也比較容易建立想要再嘗試的動機。
在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有情緒,爸爸媽媽請能夠同理孩子這些情緒感受,陪伴他們度過情緒的風暴,穩定、冷靜了之後,再請孩子試試看。這個步驟需要家長多一點的耐心,給自己也給孩子多點的時間--家長也會有情緒,也需要練習照顧自己的情緒,還要練習同理孩子的情緒--這已經是很進階的教養技巧了。
陪伴自己、也陪伴孩子慢慢調整。
當孩子完成一個階段的工作後,給予大大的鼓勵。「鼓勵」不必要是物質的獎勵--媽媽的擁抱、爸爸跟孩子大拇指按印章,或者睡前多念一本故事書、多聽一個故事,都是對孩子很有感的鼓勵,也能避免孩子誤認為「自己應盡的責任是需要用物質來交換的」。
啟動孩子的學習動機最需要的就是「耐心」和「時間」。畢竟能夠主動學習、樂於學習的孩子,也比較容易建立自信,擁有較正向、寬廣的人際關係,對於未來生理、心理的發展都一定有正向的幫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