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寶寶不是分離焦慮,是「信賴感」的問題
2022 Jul 07 夫人育兒法 夫人育兒法操作(起步階段) 夫人育兒法操作(食物泥階段) 小孩哭鬧不停 分離焦慮 兒童情緒管理
「我不要離開你!」,無法分化獨立的孩子
「分離焦慮」是許多爸爸媽媽很困擾的問題,寶寶只是幾秒鐘沒看見爸媽就哭得呼天搶地,或者爸媽只是起身去上個廁所,寶寶都要上演「媽媽你不能走!」的劇情。每天要發生好幾次,有沒有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?
在「夫人育兒法」的概念裡,我不傾向將孩子這樣的狀況理解為「分離焦慮」,而是在日常生活中,親子之間缺少足夠的「信賴感」的問題。在家中有規律生活作息的寶寶,對成人多半都有足夠的信賴感,能夠順利發展獨立、「分化」的能力,對於成人暫時離開身邊不會有過多的不安和害怕。
檢視生活,建立親子間的信賴感
如果家中的寶貝有這樣的狀況,我們可以用幾個問題來檢視平常的生活:
1.寶寶的作息夠規律嗎?吃、睡都有固定的時間嗎?
2.寶寶每天生活的環境都是固定的嗎?是否會經常帶寶寶去新的環境呢?
3.寶寶有固定的照顧者嗎?如果有不同照顧者,照顧寶寶的手法是否都能「一致」呢?
4.在寶寶的清醒時間,成人是否都能提供「有品質的陪伴」呢?
透過這幾個問題,大家可以思考一下「寶寶的情緒穩定度」和「生活方式」之間的關聯。而且從問題中大家應該可以看出一個重點:寶寶的生活需要「規律」、「固定」和「一致」。
「規律作息」,最能建立寶寶對你的信賴感
「夫人育兒法」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為寶寶建立「規律作息」,這是「建立安全感」最重要的方式。當寶寶發現「每天、每件事情都會按照固定的順序,一件一件的發生,所有需求都能固定的被滿足」,自然就會產生安全感,不需要靠「哭」來表達自己的需求,情緒自然就能保持穩定。
吃、睡有固定的時間,在家玩的時候有成人的陪伴,外出活動也多是在固定的地點,生理、心裡需求(陪伴)都能固定、穩定的被滿足,這就是讓寶寶建立對爸媽的信賴感的方式。
寶寶有足夠的「陪伴」,才能長出「獨玩」的能力
規律作息中「吃、玩、睡」的節奏,除了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之外,在清醒時間「玩」的時候也會有成人陪伴,滿足寶寶的心理需求。
每個寶寶一定都有與成人分化、「獨玩」的能力的,但是這個能力需要成人先給予固定、足夠的陪伴,才能慢慢長出來。陪伴寶寶時,爸爸媽媽除了「人」在現場,「心」也要在,這是「有品質的陪伴」。「有品質的陪伴」是建立寶寶安全感的另一個要素,讓寶寶知道照顧者是可以信賴的、「在我清醒的時間,你都會陪著我」。
「有品質的陪伴」能讓寶寶感覺「你和我在一起」,成人不使用手機、不看電視、不做其他工作,就是專心的陪著孩子玩。盡可能地讓寶寶在「呼叫」我們的時候,能夠回應他,這樣的陪伴才是有意義的,有功能的陪伴。
規律且固定的進行小練習,讓寶寶有「獨玩」的機會
透過固定、足夠的陪伴,親子之間有足夠的信賴感,孩子就可以在成人短暫的離開身邊時,自己很專注的玩。我們可以嘗試在白天的作息中,固定安排一個小練習:確定寶寶在安全的環境中,給寶寶一些適合的玩具,「固定」在生活中的幾個環節,短暫的(3-5分鐘)離開寶寶身邊,讓寶寶可以自己先玩玩具,獨玩,再回到孩子身邊。
例如:吃完奶或者吃完食物泥,讓寶寶可以在嬰兒床裡、地墊上或者安全的遊戲區域中,練習趴著玩、給予健力架、看布書、音樂鈴,告訴寶寶「你先玩一下喔!我去廚房把奶瓶沖洗一下再回來」、「我去廚房洗餐碗喔!洗好我就會回來了」、「我去上廁所喔!你可以先自己玩一下!」,然後離開寶寶。這是可以讓小寶寶開始嘗試「獨玩」的小練習,每天、白天每一段作息都可以嘗試練習,寶寶慢慢就知道「爸爸/媽媽離開一下,等一下就會回來」。
*註:這個關於「獨玩」的小練習,請點選教學影片,了解更多喔!
讓寶寶每天有規律的作息,在寶寶清醒的時間,給予固定、足夠的陪伴,嘗試進行簡單的獨玩練習,親子間建立足夠的信賴感之後,寶寶能夠逐漸長出獨立、分化的能力,就不容易因為照顧者離開而感到不安、害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