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穩定」的孩子能長出「自律」的能力
2024 Sep 30 適性發展 小孩哭鬧不停 小孩打人 專注力不足 兒童情緒管理 青少年溝通
孩子乖巧、懂事、聽話是每個爸媽的願望,但是太乖、太懂事、太聽話的孩子,又會讓爸媽擔心孩子會不會被欺負?會不會太死腦筋?會不會不聰明?
我建議爸爸媽媽們可以用「穩定」為教養目標,培養孩子穩定的情緒狀態以及生活自理能力,就不需要一直苦惱著要追求孩子要乖巧、懂事、聽話了。
孩子什麼狀態才算是「穩定」?
在大部分的狀況下,孩子的情緒是穩定的,或者當孩子有情緒波動時,也能夠在大人的理性引導下,逐漸恢復平靜,然後回到日常作息,完成進行學習或者完成生活自理工作。
狀態穩定的孩子,通常學習效率也會比較高,因為在學習時專注度比較高,也不會受情緒的干擾。同時孩子還能保有獨立思考的能力,爸爸媽媽就不用擔心孩子會不會死腦筋、不知變通這些問題了。
規律作息建立孩子的安全感
規律的生活作息能建立孩子安全感,因為每天的生活是固定的,不會有過多的、意外的刺激造成孩子情緒波動。有安全感的孩子通常情緒都會比較穩定,對年紀越小的孩子來說,規律作息越是重要。
透過每天固定的生活節奏,孩子持續、固定的練習生活自理工作,提升身體能力,孩子也就自然能長出自信與成就感。
正向親子溝通很必要
當孩子鬧脾氣、情緒不穩定的時候,很仰賴成人理性的引導,這是幫助孩子建立情緒管理能力的過程。爸爸媽媽請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,穩住自己,接下來我們才能運用其他的教養技巧,了解孩子的想法、感受,進而陪伴孩子討論、共同解決問題。
「自律」的前提是有穩定的狀態以及足夠的身體能力
當孩子有穩定自己的情緒的能力,也有生活自理的能力之後,自然而然能發展出「自律」的能力。
從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營造的規律作息,建立安全感,充分練習生活自理工作,並且陪伴孩子練習情緒管理,都是在累積「自律」的基礎能力。當孩子到了八歲的自律期,過去我們努力種下的這些種子,都會長出美好的果實,看見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,獨立的生活在正向的軌道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