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「寫作業」到「找工作」:如何幫孩子用閱讀力開創未來?
2025 Mar 16 小孩打人 兒童情緒管理 青少年溝通 閱讀素養相關文章、課程
身為家長,您或許常煩惱孩子的學業狀況,也擔心他們未來踏入職場後是否能應付各種挑戰。其實,閱讀力正是幫助孩子在求學及攻上上都能脫穎而出的關鍵。透過穩定的閱讀習慣,孩子們不僅能在學業上表現更優秀,進入社會後也能更快融入工作環境。
一、為何閱讀是成功之路的關鍵?
★學業表現
俗話說「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里路」,若我們無法「行萬里路」時,「讀萬卷書」就是能幫助我們拓展視野和生活經驗的好方法。 閱讀能拓展孩子的知識範圍,並訓練理解力、邏輯力和批判思考能力,進而幫助他們更有效率地學習和吸收新知。當考試或寫作業時,就能比同儕更快抓住重點,表現也會更出色。
★職場競爭力
閱讀除了增進專業領域知識,還能培養解決問題、溝通表達與領導力等「軟實力」。根據2008年《30雜誌》對各行各業經理人的調查,95% 的受訪者都有固定閱讀習慣,顯示閱讀和職場成功之間確實有緊密關聯。
二、閱讀能力在職場上的三大優勢
以下的表格簡單列出職場上最常見的三種需求,並說明「閱讀力」如何幫孩子在未來工作中更具優勢:
職場需求 | 閱讀優勢 | 實際情境範例 |
---|---|---|
快速吸收資訊 | 能在短時間內理解大量文件、報告或合約等各種資訊 | 舉例:在會議前快速讀完資料,做好準備,並提出可行提案 |
邏輯思考與分析 | 閱讀多元主題可訓練歸納、判斷能力 | 舉例:面對複雜專案時,能迅速抓住重點並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|
溝通與說服力 | 接觸不同領域書籍能增進文字表達與論述技巧 | 舉例:撰寫企劃書、提案時,條理清晰,更能說服上司或客戶 |
三、良好閱讀習慣對大學生的深遠影響
.jpg)
根據臺灣大學於2008年對畢業生的調查顯示,約有四成學生在大學期間經常面臨「書讀不完」、「不擅長寫報告或口頭報告」等困擾,也有三成學生表示「缺乏讀書技巧」、「閱讀外文書能力不足」或「上課無法專心」。其實,這些問題大多與閱讀習慣的養成有關,只要在高中或更早階段就紮實培養閱讀力,孩子就能在大學階段更如魚得水。
★讀書方式轉變
與高中以前相比,大學的課程會要求參考更多書籍或原文文獻,而不再依賴單一本課本。若平時缺乏多元閱讀,面對大量的資料就容易不知從何下手。
★評量方式不同
大學更重視報告撰寫與口頭簡報,老師也常以研究和討論為評分標準。如果沒有藉由長期閱讀所培養的組織能力和廣泛知識,撰寫報告或進行簡報時,內容就會顯得空泛或邏輯不清。
★跨領域思維需要
大學課程有時會融合不同科目或領域,需要學生自主學習並進行多角度探討。經常閱讀各種類型書籍的學生,能更靈活地把不同領域的概念串連起來,提出更深入或創新的觀點。
★表達與論述能力
若平時有穩定的閱讀量,無論在口頭報告還是討論時,都能運用豐富的詞彙與知識,讓整體表現更具說服力及專業度。
結語
不管孩子現階段在讀小學、國高中,還是即將邁入大學或踏入職場,閱讀力都能為他們帶來持續的優勢。透過穩定的閱讀習慣,他們不僅能在學生時期更專心且效率高地學習,也能在未來進入社會後更迅速地適應各種挑戰。正如《30雜誌》在 2008 年的調查所指出,有固定閱讀習慣的專業人士更容易在工作上脫穎而出。也期待各位家長能與孩子一起在生活中融入閱讀,讓他們擁有扎實的基礎,為未來開創更多可能性。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