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夫人人生』家庭教育顧問平台
Youtube LINE
  • 皮紋檢測
  • 親職教育講座
  • 關於夫人
  • on檔活動講座
  • 育兒教養常見問題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適性發展
    • 皮紋檢測
    • 專注力不足
    • 睡過夜
    • 小孩哭鬧不停
    • 小孩打人
    • 分離焦慮
    • 兒童情緒管理
    • 寶寶副食品
    • 親子共讀
    • 夫人系列線上課程/講堂
    • 小孩早餐這樣做
    • 夫人育兒法
    • 青少年溝通
    • 閱讀素養相關文章、課程
  • 夫人神隊友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「女性自主」玫瑰還是玫瑰:林佳燕老師 Monica
    • 「星座英文」:張茂鑫老師 Robert
    • 「性平教育」:卓耕宇老師 Ken
    • 「家事律師』:酈瀅鵑律師 Lily
    • 資深家庭教育顧問 : 吳敏鈺老師 Mindy
  • Youtube
  • 加入好友
    『夫人人生』家庭教育顧問平台
  • 皮紋檢測
  • 親職教育講座
  • 關於夫人
  • on檔活動講座
  • 育兒教養常見問題
    適性發展 皮紋檢測 專注力不足 睡過夜 小孩哭鬧不停 小孩打人 分離焦慮 兒童情緒管理 寶寶副食品 親子共讀 夫人系列線上課程/講堂 小孩早餐這樣做 夫人育兒法 青少年溝通 閱讀素養相關文章、課程
  • 夫人神隊友
    「女性自主」玫瑰還是玫瑰:林佳燕老師 Monica 「星座英文」:張茂鑫老師 Robert 「性平教育」:卓耕宇老師 Ken 「家事律師』:酈瀅鵑律師 Lily 資深家庭教育顧問 : 吳敏鈺老師 Mindy
最新消息

FUREN Events 近期親職教育活動/講座

肯塔基美語課輔老師內訓課程紀錄(下)--兒童階段的關係經營與教學回應

真的很高興能讓您開始瀏覽這篇文章 😀

1
 

您是否這樣覺得...

在陪伴孩子的路上,很多媽媽常常有這樣的心聲:「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哭鬧卻說不出原因?」「怎麼坐不住、上課老是分心?」「到底是我太嚴厲,還是孩子真的有問題?」

其實,這些疑惑並不是你一個人的困擾。這一代的孩子,所面臨的挑戰比我們當年要多得多。

繼上週一樣在肯塔基美語進行的「肯塔基美語課輔老師內訓課程紀錄(上)。陪青少年走一段:從發展理解到溝通連結 」分享後,這一天(8/12)我們把焦點放在小學生與兒童階段的核心困境。我會用最貼近生活的例子,幫大家拆解孩子的行為背後到底在發生什麼,並提供一些溫柔卻實用的小技巧,讓媽媽們能夠在日常中更輕鬆應對。

同時,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,讓更多家庭知道,教育不只是學業成績,還包括情緒、關係與大腦發展。如果你覺得這些觀念對、您的家庭或甚至您的團隊有幫助,也很歡迎進一步與我聯繫

10
 

當天親職講座重點摘要

  • 孩子哭鬧不是故意,而是因為缺乏情緒詞彙。
  • 被迫早熟、卻心智未成熟,出現「小大人」的辛苦。
  • 缺乏自由遊戲,導致學習熱情提早熄滅。
  • 動畫化刺激讓專注力碎片化,真實學習變得無聊。
  • 3C 帶來的安靜是假象,真實的安全感來自人際互動。
  • 10–12 歲的「吞世代」正面臨網路暴力與色情的風險。
  • 父母和老師最重要的價值,不是要求孩子「乖乖的」,而是成為那雙能理解、能接住的手。
8
 

一、孩子的哭鬧,其實是「說不出來」

孩子一哭鬧,常常讓媽媽很挫折:到底是在鬧脾氣,還是真的有什麼需求?其實,很多小學生甚至幼兒園大班的孩子,並不是不願意說,而是「真的沒有詞彙」可以表達。像「挫折」「失望」「沮喪」這些詞,在他們的大腦裡還是陌生的。

所以孩子只能用哭、尖叫、甚至丟東西來代替。

這就像我們大人,有時候也會用「你整天都在滑手機」來指責另一半,但其實真正想說的是:「我好希望你能幫忙分擔。」孩子和大人一樣,需求被情緒蓋住了。
小技巧:當孩子哭鬧時,先別急著制止,試著幫他翻譯:「你是不是覺得很挫折?」「你現在是不是很失望?」這樣做,不僅幫助孩子認識情緒,也讓他感受到被理解。
3
 

二、現代孩子的新挑戰:高壓與高刺激

和我們小時候相比,現在的孩子提早接觸到太多資訊。他們懂得早,卻不代表心智跟得上。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一個二年級小孩,講話卻像個「小大人」,好像什麼都懂,但其實心裡卻很辛苦。

再加上「自由遊戲」越來越少。大部分的學習都是大人安排好的「遊戲化課程」,卻少了那種在公園裡自由奔跑、吵架、和好、再繼續玩的經驗。缺少這些,孩子很快就失去學習的熱情,甚至一上小學就出現「喪屍化」學習狀態:沒動力、沒興趣、只想趕快結束。

小技巧:每天給孩子一點「無人干預」的遊戲時間,不管是積木、繪畫,或單純在公園裡自由玩。你會發現,他不只放鬆了,也在練習人際互動與情緒調整。
4
 

三、吞世代:最難帶的 10-12 歲

五、六年級的孩子,往往讓爸媽最頭痛。他們還像小孩一樣想玩,但同時又展現青少年的叛逆——不想被說幼稚,也不想被管太嚴。

這個年紀的孩子更容易在網路上碰到危險:色情、暴力,甚至陌生人的不當互動。很多父母其實不知道,孩子在 IG 或遊戲裡,可能已經接觸到超過他能承受的內容。

關鍵提醒:如果孩子和父母之間缺乏信任,他遇到問題時就不會說,因為怕被罵。相反地,若關係穩定,他會願意把秘密告訴你,你就有機會拉住他,避免悲劇。
6
 
5
 

四、四種類型孩子的解法

  • 尋求關注型:他不是在搗亂,而是想被看見。給他一些固定任務(擦黑板、分發小卡),再加一句「謝謝你幫忙」,就能安定下來。
  • 挑戰權威型:情緒對抗只會火上加油。冷靜下來,給他「有限選擇」,讓規則高於個人。
  • 報復型:多因受傷或覺得不公平。大人要用同理心帶他看見自己的情緒,同時幫他承擔後果。
  • 自暴自棄型:需要用極小的成功經驗,一點一滴重建自信。
當你心裡想說「這孩子太難管了」,不妨換個角度想:他其實在對你說「請看見我」。
14
 

五、教育者與父母不可取代的價值

孩子的大腦還在發展,很容易被情緒牽動。AI 或網路可以提供知識,但孩子最需要的,不是更多的資訊,而是能夠理解他、接住他的那個大人。

當我們用愛與陪伴示範如何處理情緒、如何面對挫折,孩子才會慢慢長出邏輯思考、同理心與自我價值感。這就是父母和教育者的真正價值,也是任何科技都取代不了的。

20
 
21
 

結語:你可能就是接住孩子的最後一雙手

教育,不是要孩子變得「乖乖的」,而是幫助他成為「最好的自己」。每一位父母、老師,都是孩子生命中的關鍵角色,也可能是接住他們的最後一雙手。

最後,若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與親友有幫助,想要進一步諮詢、洽談請儘管與我聯繫,也讓更多家長一起了解現代孩子的挑戰。同時,甚至有機會讓我協助您進一步看見您孩子的獨特特質,或依照情況、對象安排不同階段的線上 or 實體親職講座幫助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方式。

22
 
   
夫人最新親職活動


目前經營「夫人人生」家庭教育顧問品牌,更曾擔任台灣適性發展促進會(台內社字第0950161139號)副秘書長,並在以下自媒體持續產出相關育兒教養資訊,希望可以跟爸爸媽媽們一起闖關:

  • 「夫人人生」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urenslife
  • 「夫人人生」Youtube 頻道(每週教養影音資訊更新)連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LaWaFWmXoXj-3UzPEJZPqg​
  • 夫人 Line@ ID:@furen or 直接點擊以下連結:https://bit.ly/3sJvy0D
  • 夫人 Email Address:[email protected]
加入好友
夫人育兒教養資源分享:
育兒資訊:由百歲育兒法啟發的「夫人育兒法」簡介與影音資訊
教養資訊:
返回清單頁

聯絡我們

  • Email: [email protected]
  • 聯絡電話: 歡迎直接加入『夫人人生』官方 LINE@ 帳號 → https://lihi1.cc/GxQUy (建議使用手機複製網址)
  • 隱私權政策
COPYRIGHT ©『夫人人生』家庭教育顧問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