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幸受高雄肯塔基美語邀請|在「手機集中管理」上路前,補上老師與青少年互動的那一堂課
八月有幸收到來自 肯塔基美語 的邀請,可以在 2025/08/05(13:30–15:30)於鳳山直營總部,為國高中授課與課輔老師進行一場 「從發展理解到溝通連結」 的講座。
且剛好正逢教育部宣布 「學生手機集中管理」將於 9 月實施, 校園規範更清楚了,但真正的挑戰是:如何不只管手機,還能「管到心」。青少年的專注、情緒與人際,從來不是一句「不准使用」就能解決。
活動快速資訊
- 時間:2025/08/05 13:30–15:30
- 地點:肯塔基美語 鳳山直營總部(高雄市鳳山區文化路 131 號)
- 肯塔基美語電話:07-777-7789
- 受邀單位:肯塔基美語(講師內訓)
- 對象:教授國/高中青少年之老師(授課與課輔)
為何此刻需要這堂課?
- 政策在眼前:9 月起推動「手機集中管理」,規範上路,但人心未必到位;規則要有效,溝通更要到位。
- 現場真痛點:短影音切碎專注、社群放大比較與焦慮;老師常在教學之外,還要接住情緒與關係。
- 我們的補位:把「發展理解」變成「可操作的互動技巧」,讓規範長得像被看見與被尊重。
數位學習困境,一眼看懂
- 專注被切碎:短影音養成即時回饋慣性,深度閱讀時間被擠壓。
- 一心多用假象:快取、淺嚐,實際上自我效能感下降、易放棄。
- 比較與焦慮:社群放大外貌與物質比較,情緒更易受影響。
- 關鍵對策:把「系統化學習」拆成小任務,先穩定情緒再談技巧。
老師帶得走的 3 個步驟
- ① 先共感再界線:先穩定情緒再對話,先描述感受再說明規範與選擇。
- ② 用「情感連結」取代貼標:少用「你怎麼又…」,改為「我觀察到…我需要…我們可以怎麼做?」
- ③ 把常規變成小約定:以「尊重/負責/誠實」為原則,轉成可執行的小步驟,並與家長同步。
課程亮點:「當我們先建立正向且信任的關係,孩子才願意改變並接納引導。」/「老師常是僅次於父母、能接住青少年的最後一雙手。」
三大觀點,一次看懂青少年
- 大腦發展與情緒:青春期上層大腦尚未成熟,情緒易受刺激;先穩定,再對話。
- 數位時代的挑戰:短影音切碎專注、社群放大比較與焦慮;需要重建「系統化學習」。
- 關係先於改變:安全感與信任是前提;有連結,孩子才願意接納引導。
一句話:先讓孩子「被看見」,才能談行為與成績。
高衝突句型改寫對照卡
- 原句:你不要每次上課都在滑手機!
改寫:這幾週上課我看到你會拿出手機看,我擔心這會影響學習,我們一起想作法? - 原句:最混的就是你!
改寫:我觀察到這 15 分鐘自修你都在休息,我在意你的狀態,身體不舒服還是有其他原因? - 原句:我覺得你根本沒在聽課!
改寫:我注意到剛剛你坐立不安,我有點擔心也有點生氣,願意告訴我你怎麼了嗎?
技巧提示:用「我」描述觀察與感受(我看到/我感到/我需要),比貼標更能保住關係。
分清「感受」與「想法」更好說話
- 感受:我覺得挫折/擔心/難過(身體與情緒的即時反應)。
- 想法:你很不尊重人/你應該…(對事件的評價與判斷)。
- 小提示:先說「我感到…因為…」,再一起找選項,比上來就貼標更能保住關係。
好好說話的 4 步驟(NVC 非暴力交流簡版)
分清楚感受與想法之後,說話就能更到位。以下這個 4 步驟,是我在課堂最常用的「好好說話」法。
- ① 觀察:我看見/我注意到…(列事實,不帶情緒字眼)。
- ② 感受:我感到…(挫折、擔心、著急…)。
- ③ 需要:我需要…(專注、尊重、參與…)。
- ④ 請求:我們可不可以…(給出 1–2 個具體可行選項)。
示例:「我注意到這 10 分鐘你都在看手機,我有點擔心你的學習。我需要你參與,我們可不可以先把手機收起來,等下課再看?」
個別差異觀察清單
在談班級原則之前,先把每個孩子的「不同」看清楚,原則才更能對焦到人。
- 發展階段:年級/年齡差異、社會性發展、同儕影響。
- 學習特徵:氣質、學習風格、專注時間、擅長表達方式。
- 家庭與文化:作息、照顧者溝通方式、資源與期待。
- 特殊需要:是否需要轉介或跨專業合作(先記錄、再溝通)。
用法:把觀察點帶進「小約定」設計,讓規則能對準孩子的當下狀態。
班級經營原則(原則性常規)
- 尊重:不嘲笑、不標籤;每個人都能安全發言。
- 負責:說到做到;遇到困難主動求助與補救。
- 誠實:如實回報學習進度與困難,和老師一起解法。
把原則轉成「小約定」:例如「小考前 10 分鐘關機面朝下」「每節課結束同學互相回顧 1 點收穫」。
教師自我覺察小清單(SEL社會情緒學習)
原則訂好之後,下一步是大人先穩住自己:老師的情緒與專注,是班級文化的地基。
- 情緒錨點:我現在是緊張/生氣/擔心?先深呼吸 3 次再回應。
- 傾聽位階:我此刻是在分析、建議,還是「真的在聽」?
- 同理句型:「我聽到你在意的是…」「你現在最需要的是…?」
練習:3 分鐘傾聽法(只聽→回聲→對齊需求)每天一組人,讓班級氣氛逐步穩定。
3 分鐘傾聽練習(家長也適用)
- 第 1 分鐘:只聽孩子說,不插話、不分析、不給建議。
- 第 2 分鐘:回聲同理:我聽到你____;你在意的是____。
- 第 3 分鐘:對齊需求:你需要我____?還是一起想兩個可行做法?
練習要點:把「想法/評價」和「感受/需求」分開,對事不對人,穩住關係。
情緒暴衝 S.O.S. 微腳本
當情緒已經升溫,先不急著講道理。這組簡短腳本能幫孩子從「自動防衛」回到「可以思考」。
- S(Stay):先停在場、穩住聲量與姿態:「我在這裡。」
- O(Observe):描述觀察,不評價:「我看到你很激動,手一直抖。」
- S(Support):提供支持性選項:「要不要一起先喝水/到後排坐 2 分鐘?」
穩住了,再談規範與作法;說對第一句,後面才有空間。
最後,肯塔基內訓課程「從發展理解到溝通連結」課程重點回顧:
回顧一|為何此刻:規範之外,先管到心
從 9 月起,學校將推動「手機集中管理」,規則與流程更清楚,卻也把焦點拉回教育的本質:孩子的專注、情緒與人際互動,從來不是一句「不准使用」就能解決。青春期的上層大腦仍在發展,情緒容易被外界訊息與荷爾蒙牽動;短影音則切碎了專注與學習耐力,社群比較讓焦慮無孔不入。此刻,我們更需要把「發展理解」化為具體互動與溝通技巧,讓規範不只是限制,而是安全與被看見的開始。
回顧二|怎麼做:三步驟方法,讓現場立刻能用
我們主張從關係出發:先共感再界線,描述觀察與感受、先穩定再對話;用「我訊息」取代貼標,像是「我注意到…我擔心…我需要…我們可以…」;把班級原則轉成可執行的小約定,並與家長同步追蹤。面對高衝突時刻,改寫一句話就能降溫;面對溝通瓶頸,三分鐘傾聽(只聽→回聲→對齊需求)能讓孩子願意說出真心;情緒暴衝時,用 S.O.S. 微腳本(Stay/Observe/Support)先把大腦從自動防衛拉回可思考狀態,再談規範與選項。
回顧三|我們看見的改變:關係先動,行為才跟上
當教室裡有了安全與信任,孩子更願意參與、承擔與求助;當原則被轉譯成小約定,常規不再只是命令,而是共同完成的選擇;當老師先穩住自己、願意傾聽,班級文化會逐步沉澱成尊重、負責與誠實。正如我們在課堂裡常提醒:「當我們先建立正向且信任的關係,孩子才會願意改變並接納引導。」也如我始終相信的:「教育的價值,是用一個生命去感動另一個生命。」
覺得還不錯,想進一步對話或預約家庭教育顧問?
歡迎點擊下方 LINE@ 官方帳號連結,或直接到「夫人人生」Meta 粉絲頁找我。我們一起練習,成為 值得被愛的大人。
關於我與「夫人人生」
我長期經營「夫人人生」家庭教育顧問品牌,期盼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,陪伴家庭走過教養中的各種關卡。 過去也曾擔任 台灣適性發展促進會(台內社字第0950161139號)副秘書長, 持續從現場經驗出發,轉化為家長與老師都能使用的溝通工具。
育兒教養資源精選
- 育兒資訊: 由百歲育兒法啟發的「夫人育兒法」簡介與影音資訊
- 教養資訊: 融會貫通華德福教育的「高能管教術」系統教學影片
讓「夫人人生」與您一起破關、解鎖
不論你是剛迎接新生命的新手爸媽,或正與活力滿滿的孩子拉扯日常,歡迎加入 『夫人人生』官方 Line@,一起把愛說清楚、讓界線更溫柔。

與我保持聯繫